青島燃氣爆燃后,從上午9點左右到晚上7點多,燃燒了10個多小時,其間現場一直有明火出現。對此,燃氣公司現場技術員稱,燃氣起火后,因管線內仍然有殘余燃氣,一旦滅火,燃氣會泄漏到空氣中,如果再遇到明火,容易再次引發(fā)爆燃等次生災害,事發(fā)地有多處燃氣管線,還有其他管線,為了安全起見,消防員已在周圍利用高壓水槍進行降壓處理,在可控范圍內耗盡殘余燃氣。
該技術員表示,燃氣泄漏爆燃后的滅火步驟是,先給燃氣管線降壓,然后進行滅火,后修復泄漏點。泄漏事發(fā)后,新華大街四道降壓閥門均采取了降壓措施,并有專人對附近路段進行檢測,待壓力降到合理數值時,方可撲滅火源。
爆炸和燃燒是相似的概念,“燃燒的三要素是可燃物、氧氣、明火,爆炸同樣也是”。這次起火是因為在修熱力管線的過程中破壞燃氣管線,泄漏導致燃氣泄漏到地面后引起燃燒。由于該路段下只有燃氣管線沒有管道溝,而燃氣管線內只有天然氣,不具備燃燒或者說爆炸的三要素,因此這種情況下不會發(fā)生地面下整條管線爆炸的情況。青島出現的石油管線爆炸,是因為石油泄漏后遇到了管道溝內的空氣發(fā)生爆炸。
一些城市燃氣泄漏導致的爆炸事件,事實上,燃氣管線發(fā)生泄漏,如果在地下的密閉空間中,加上其它的管線可能會有交集,一旦可燃氣體濃度超過安全值,就可能發(fā)生爆炸。如果
固定式氣體檢測儀能提前準確監(jiān)測到濃度,并發(fā)出預警,就可以有效預防爆炸的發(fā)生。
天然氣屬于易燃易爆氣體,如果發(fā)生管道斷裂或管道焊縫密封不嚴泄露天然氣,那后果不堪設想,出于安全考慮應做管溝,或將其埋入地下。
不過,氣體看不到摸不著,且埋于地下,這個監(jiān)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泄漏施工過程也會相當復雜,假如直接沿燃氣管網進行地下開挖還極有可能促使爆炸發(fā)生,因此,監(jiān)測不在地下布點,而是在沿線窨井蓋中,把地下空間的氣體抽到地面上來進行監(jiān)測。
該項目的建設將完成對城市生命線安全隱患從前期預警到后期決策的全過程處理,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減少突發(fā)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升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應急能力。由于平時監(jiān)測收集各種數據,需要與原始數據比對,后還需綜合大數據分析才能得出結論,通常數據采集運用的時間越長,得出的結論會越精準。